6月2日,哈尔滨市科协召开会议,认真传达学习贯彻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精神。哈尔滨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延刚主持会议并讲话,党组成员、副主席姜海波、二级巡视员张少玉出席会议。市科协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大势,深入总结了党领导下我国科技发展的百年历程和辉煌成就,向科技界发出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总动员,对于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进军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会议指出,科协系统干部职工一定要带着责任学、带着渴望学、带着问题学,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李克强总理、王沪宁同志在中国科协“十大”上的讲话要求以及万钢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领会深、把握准、贯彻好。
会议希望,全市各级科协组织要深入理解创新作为现代化建设首要任务的重要性、必要性,切实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党联系科技人才的桥梁纽带作用,全面履行“四个服务”职责,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导向,全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在推进高水平自立自强实践中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
会议要求,要聚焦人才强市战略,开展科技工作者凝心聚力行动,以培育高水平人才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加强科技工作者政治引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通过专题讲座、现场体验、现场教学等方式,开展科技工作者红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着力培育矢志爱国奋斗、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科技人才队伍。组建院士专家科普导师团,深入校园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让更多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和报国理想。持续实施好“党建强会”计划,增强党对学会会员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牢固树立以科技工作者为本理念,精心组织好优秀科技工作者体检、疗养、走访慰问、心理疏导、继续教育培训等系列关爱行动,切实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广泛宣传表彰在科技创新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及个人,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目标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评选、表彰,努力培养一批农村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人才。
会议要求,要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双创”助力行动,以成就人才事业激励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哈尔滨市科协青年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助力工程,每年遴选10家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成长潜力好的创新企业,建立科技服务站,提供技术、人才、项目服务和资金支持,促进科创小微企业健康快速成长。精心筹办好哈尔滨“科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并做好大赛项目投融资对接、创业孵化辅导、落地转化等后续配套服务,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热情。发挥与哈尔滨中关村基地孵化器共建的助力创新驱动服务中心作用,积极为科技企业和科技工作者提供科技培训、政策解读、项目成果路演、专题论坛等服务,促进成果落地转化。支持学会和基层科协成立新型协同组织,强化创新链、产业链精准对接,探索企业出题、科协和学会搭桥、高校科研院所协同解题的产学研合作之路,打造技术创新与转移枢纽。会议要求,要聚焦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开展科普惠民行动,以公众科学素质提升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适应科普宣传新业态,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开通哈尔滨科普辟谣抖音号,引进中国数字科技馆科普节目“V视快递”,丰富科普传播内容。发挥哈尔滨市科普教育基地联盟和高校科技志愿者协会联合会作用,深入开展“科普体验行”、科普志愿服务“四进”活动,推动志愿服务与民生需求有机结合。成立哈尔滨护理专家科普联盟,组织护理专家定期开展线上线下健康惠民服务,推动健康哈尔滨建设。精心办好哈尔滨大学生动漫作品大赛(展)、科普小主播演讲大赛、“我为妈妈读科学”等特色活动,开通青少年创新科技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加大青少年科普活动站建设,扩大青少年科技教育覆盖范围,为青少年梦想插上科技翅膀。
会议要求,要聚焦省校合作人才智库建设,开展智库资政建言献智行动,以推进智力成果转化赋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实施意见》和《哈尔滨市“十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部署,落实启动并深入推进哈尔滨市科协科技人才智库建设,引导学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专家入库,培育一支以院士、行业专家为支撑的核心智库团队。精准策划“党员干部科学素质提升大讲堂”在线培训课程,积极推动将党员领导干部科学素质教育纳入党校培训课程,提升党员干部把握全局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建立健全学术交流研讨成果提炼转化机制,支持引导所属学术团体、基层科协、专家学者,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和研讨,提出解决方案和可行性建议,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参考。
会议要求,要聚焦思想解放、提升能力本领,开展强基固本行动,以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保障高水平自立自强。启动科协基层组织和学会创新与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深入实施学会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重点学术活动项目资助计划,加大科协基层组织和学会工作资金支持力度,解决科协组织联系服务基层科技工作者“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志愿服务基地,通过项目引导等形式,动员和组织科技专家、科普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解决科协组织服务社区居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充分发挥各级农技协、农业科普示范基地、“三农”网络书屋作用,办好945科技助农热线,组建农技协专家服务团,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传播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进一步加强哈尔滨市农技协“优选到家”电商平台建设,积极推广农技协名优特色产品,推广尚志市“三长”全覆盖典型经验,解决科协组织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