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今年第8号台风“巴威”和第9号台风“美莎克”的影响,全市正处于成熟期水稻和玉米出现倒伏状况。为把农民损失降到最低,哈尔滨市科协邀请市农技协联合会水稻专家徐福志和玉米专家葛红东,针对水稻和玉米倒伏后的管理提出具体意见建议,为农民朋友进行灾后技术指导。
水稻倒伏后补救措施:
1. 及时开沟排水晒田:有利于降低田间湿度,延长稻叶功能期,促进籽粒继续灌浆,可在田间四周开排水沟,保持干干湿湿的灌水方法,恢复稻体生机。阴天时可一次性排干积水,高温强光时应逐步排水,傍晚时排水最有利于恢复生长。对这类倒伏田,9月初保持湿润就可以。
2. 适时抢收:已成熟的水稻,待天晴后要适时抢收,以防止谷粒霉烂、发芽。不提倡扎把,水稻倒伏时有的农户习惯将其扶起,一把把扎起来,这种做法有害无益。刚齐穗就倒伏的晚稻,上部节间靠地面一侧的居间分生组织还能进行细胞分裂和伸长,使茎秆上弯生长,穗子和上部1-2张功能叶能直立生长,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为籽粒灌浆提供养分。如果在这时实行扎把,人为地破坏了稻穗、穗颈、叶片的自然分布秩序,加重了人为践踏,使倒伏后造成的损失更大。
玉米倒伏后补救措施:
1. 排水。对于低洼有积水的地块要及时排除。浸泡时间过长土质松动,会加重倒伏。
2. 不要扶正。倒伏后如果扶正,会伤及根茎,阻断玉米对养分、水分的输送,不能达到完全成熟。玉米具有向光性和远离地面性,晴天后,玉米会慢慢翘起,茎杆虽弯折,但没有断,养分和水分也会输送,只是慢一些。
3. 对于已经匍匐在地的玉米,要用木杆等将果穗垫起,使果穗远离地面,防止霉变。
4. 可以打掉玉米底部叶片,增强通风透光条件。
5. 若茎杆或根部折断的玉米,抓紧抢收,视情况用作青贮等方面,最大限度减少受灾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