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通用banner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关于印发《哈尔滨市2019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总结及2020工作要点》的通知

2020-07-30 01:18:13
来源:普及部
编辑:办公室

市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各区、县(市)纲要办:

现将《哈尔滨市2019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总结》和《哈尔滨市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确保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哈尔滨市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办公室

2020年5月25日



哈尔滨市2019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总结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和各科学素质成员单位及各区、县(市)大力支持下,全市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哈尔滨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的通知》(哈纲要办发〔2016〕2号)的基本要求和《哈尔滨市2019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要点》,围绕科学素质主题,科学谋划、联合协作、重心下移、强化服务,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深入实施,为实现“十三五”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提升到10%以上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年来,哈尔滨市按照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内容,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工作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性、群众性科普活动,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深入实施,为实现“十三五”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目标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全市科协系统以科普信息化建设为载体,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实现了科普中国社区E站全覆盖,建立了哈尔滨市农技协优选到家电商平台,继续开展了“创新创业大讲堂”活动,科普体验行活动成效显著,创造性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站建设,多项工作在全国叫响了品牌。

(一)夯实组织基础,完善工作机制

1.加强联合协作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2019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哈尔滨市在科学宫设立分会场,30个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代表及各区、县(市)科协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收听收看,会后,对全市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进行部署。并制定下发《2019年哈尔滨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要点》,明确了我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有关部门的责任,层层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2.领导重视,政府支持,推动有力。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定期听取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情况汇报;积极解决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全市“十三五”时期科学素质工作做出具体部署。

3.强化科学素质保障措施,积极推进工作落实。《纲要》各成员单位、各区县(市)高度重视,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及《2019年哈尔滨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要点》制定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计划》,确保了全民科学素质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二)围绕《纲要》工作重点,深入开展主题活动

成员单位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工作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性、群众性科普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全民科学素质。

按照中国科协、省科协的统一部署,市科协与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和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开展了以“礼赞共和国、智慧新生活”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暨金秋科普月活动,全市共开展包括青少年科普、社区科普、青少年科普、农业新技术推广、科普信息化、科普志愿者“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科普基地”等为内容的主题科普活动52项,营造了浓厚科普氛围。“传承2019”科学家精神报告团走进萧红中学、113中学、4中、59中,为学生讲述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

在黑龙江暨哈尔滨市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上,市科协推荐的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北方森林动物园获得科普进基层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市科协和市科技局共同主办了以“科技强国 科普惠民”为主题的第二届哈尔滨市科普讲解大赛活动。哈尔滨市风华中学教师郑伊涵夺得大赛冠军。哈尔滨工业大学王义戈等10位选手获得“冰城十佳科普使者”称号,并将代表我市参加今年的省赛和国赛。大赛全程通过喜马拉雅FM平台进行网络直播,并经听众投票,评选出了“最美科普声音奖”和“最佳人气奖”两个单项奖,有效提升了我市科普传播的能力和水平;市气象局围绕“3.23”气象日等主题,组织开展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宣传介绍世界气象科技的发展和气象灾害的防御知识;市卫计委利用“5.19世界家庭医生日”等各种主题卫生日,向市民普及健康防病知识,传播健康生活理念;市民政局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在社区居民庭院组织节能低碳科普知识图片展,举办知识讲座。哈尔滨农技协“优选到家”电商平台经过一年的运行,向北京、杭州、苏州、扬州等地配送销售市农技协优质大米共计12万余斤,各类杂粮1.5万余斤,俄罗斯蜂蜜0.4万余斤,木耳、蘑菇等山珍产品3万斤,赤松茸0.5万斤,直接交易额达407余万元。

(三)突出重点人群教育,深入开展特色活动

1、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大力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市科协、市教育局联合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等五大比赛项目,涵盖了物理、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社会科学等13个学科,共1413项作品,106项作品和55人在黑龙江省赛区评审中获一、二、三等奖。5类项目16个作品获得国家一、二、三等奖。市教育局、市科协联合开展科技馆活动进校园活动。市科学宫利用科普大篷车先后走进了兆麟小学、哈西花园、新疆一小、阿城区继电小学开展科普巡展活动,将自然科学工作室的课程搬到学校课堂。

2.以农村科技服务为重点,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市委宣传部牵头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30个成员单位共同参与,举办科普大集、科技广场、免费义诊等活动200场,为2万多农民群众提供服务;市农委、市畜牧局、市林业局投入专项资金分别开展农、林、牧科技培训活动300余场(次),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近5余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4万份;市广播电视台围绕服务“三农”,设置了《致富经》等版块,推出了特别报道《新型职业农民》等系列报道。

市科协为依兰县道台桥镇中心校捐助了机械电子科普拼装套件、高精度绘图仪、四旋翼航拍无人机、2WD足球对抗机器人竞赛套装、舞蹈人形机器人、3D打印机、3D打印笔等价值4万元的青少年科普活动站设备和价值2万元的科普图书。

3、以创业就业为重点,大力提升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市人社局全面开展创业就业培训活动,委托多家培训机构开办近百个班次,培训学员近万人;市科协加大“哈尔滨科普大讲堂”培训力度,在高校和全市9区9县(市)举办大学生电商创客实训、心理健康辅导、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等培训74场,全市7000多人参加培训。

4、以科学发展为内容,大力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我市将科学素质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委党校、市直机关工委在各类培训中设置科学素质专题课程。市委党校在市管领导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正处长任职培训班及市管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等班次中开设相关科学素质教育内容,涵盖学员1000余人次。“哈尔滨市干部在线”学习平台扩充20多门科普专题类课程,累计培训各级干部5000余人;市科协与市直机关工委联合举办了哈尔滨市科普大讲堂——市直机关公务员心理健康讲座专场,150名市直机关干部参与活动。

(四)实施基础工程,提升科普能力

1、实施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市科协、市农科院、市教育局、市教育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哈尔滨市远程同步种植活动。向83所中小学校赠送了朝天椒、小柿子、大辣椒、紫长茄4个品种计3万余棵蔬菜幼苗,3万余名学生参与了认领种植。市农科院还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远程同步指导学生们进行种植;市科协设立香坊区向阳中学青少年科普活动站,捐赠4万元科普设备。同时,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普志愿者与该校建立志愿服务关系,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科普活动,建立了科普培训长效机制。

2、实施社区科普益民工程。市科协联合中国(哈尔滨)森林博物馆、黑龙江省防震减灾科普馆、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黑龙江省天文学会天文馆、哈尔滨市农科院现代农业示范园、哈尔滨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所、哈尔滨市规划馆、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哈尔滨极地馆等9家科普教育基地,继续开展了科普体验行活动。据统计,各大展馆全年开展7期主题科普活动58场次,共免费接待哈尔滨市民及青少年5500余人。

全市18个区县(市)分别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素质纲要培训活动,道里区开展了黑龙江省青少年科普嘉年华航模大赛;香坊区组织开展了科普进社区系列讲座,南岗区开展了科普进课堂启动仪式,呼兰区开展了传承抗联精神校园科普活动,尚志市开展了科技志愿者连心助脱贫行动等,助力提升市民科学素质。

市科协利用哈尔滨科普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平台和新华科普联播屏,推发食品安全方面知识500余条,编印了科普图书《食品安全鉴别ABC》2万册,免费发给广大市民。举办以食品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宣讲活动30场,受众4000人;市广播电视台以东亚文化之都、哈夏音乐会、传统文化、家庭教育、读书、健康保健等为主要内容,开展科普系列讲座20场,听讲人数3000余人;展示标语、图板1000余条(块),发放宣传材料2万余份;

3、实施大科普信息化工程。目前全市696个社区、科普基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装了新华科普联播屏,全年共制作播发科普短片700条(次),播发科普宣传标语1600余条(次),为社区提供个性化科普服务290次,科普宣传受众人数达500万人次;2019年“哈尔滨科普e站”App累计下载安装1.3万余次,“哈尔滨科普e站”微信公众号累计关注量达到7.6万人次,广大市民通过“哈尔滨科普e站”获取科普知识呈常态化发展,有力推动了我市科普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市委党校通过“哈尔滨市委党校”微信公众号,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开展学习教育,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市科协联合市应急管理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共开展了以公共安全、科学百科、农业科技为主题的三期主题网络竞答活动。全市近10万人通过不同形式参与竞答活动,近130万人以访问、浏览、分享等方式参与答题互动,全市九区九县科协积极响应,精心组织宣传,带动地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街道、乡镇、社区、村屯开展以网络竞答为主题的科普活动100余场,在全市上下形成了浓郁的科普氛围,树立了我市品牌化科普工程。

4、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市科协举办了哈尔滨市科普教育基地培训活动,命名了黑龙江地质博物馆、森林博物馆和哈尔滨市农科院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一批2019年度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哈尔滨市索电机器人教育中心、西郊山林自然科学教育基地、小雨滴科学实验室、中国•方正稻作博物馆等17家单位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尚志市和尚志市元宝镇分别被省科协确定为“3+1”试点县和试点基层单位,市科协指导尚志市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市乡镇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和乡镇科协组织建设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在原有农技中心主任兼任科协秘书长基础上,将乡镇卫生院长、学校校长全面纳入乡镇科协兼职副主席职位,实现了三长人员全面覆盖。

市科学宫与市教育局合作,组织团体科普体验活动。“机器人创客”、“地理工作室”、“4D影院”、“科普常设展厅”等活动项目根据学生的年龄合理搭配,确保活动效果。我们先后接待了江沿小学、兆麟小学等学校共计1000余名学生。

4、实施科普产业助力工程。市科协深入实施助力青年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工程,对4所大学的12个“双创”科技企业给予56余万元资助,并对2018年度资助的哈尔滨深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哈尔滨紫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哈程电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哈尔滨沃华智能发电设备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进行评估,对12家企业再次给予24万元资助;市科继续实施“哈尔滨市科协学会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项目,对“重载齿轮表层超高强韧化技术”等4个项目给予7万元资助。

6、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市科协组织实施了继续教育引导工程项目择优资助活动,对“哈尔滨市气象计量检定系统培训班”等22个项目给予15万资助;组织开展“首届哈尔滨市创新争先奖”,对评出的10个创新争先团队和10名创新争先带头人给与30万元奖励;市科协今年为160位科研生产一线的优秀科技工作者进行免费体检,这已是连续第12年开展此项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建家交友”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个别单位对科学素质工作重视不够,未能将本部门工作与科学素质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工作还不主动。二是区、县(市)科学素质工作推进不均衡,个别区县还是将科学素质工作当成科协工作,政府主导作用还不强,推进力度不够。三是我市开展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的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科普资源整合不够,科普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经费不足。部分区、县(市)科普经费达不到标准,科普活动受到资金的限制。这些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下步工作对策

一是探索对成员单位的考核奖惩办法,进一步提高对成员单位的工作约束力,调动成员单位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二是以迎接“十三五”检查评估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区、县(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三是采取“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进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推进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社会科普资源,挖掘资源潜能,提高科普服务能力。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科协、省全民科学素质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我市《纲要》实施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科学素质建设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社会化。哈尔滨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在“十三五”期间使我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提升我市公民科学素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哈尔滨市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要点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收官之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首要任务,按照我市“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总体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为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做出积极贡献,全面实现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阶段工作目标。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推动纲要实施全面落实

1.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中的深化转化,深入分析新时代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和深层原因,不断提高推动工作跨越发展的能力。(各成员单位)

2.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民群众高质量科普需求,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鼓励引导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优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发挥公民科学素质的更大作用。(各成员单位)

3.广泛深入开展主题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围绕《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工作主题,动员组织引导广大公民积极参与到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创新实践中。组织开展科技工作者日、科普之冬、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重点活动。继续开展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农民健康服务行动、科技大讲堂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各成员单位)

二、深入宣传优秀科技成果,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广泛传播科学知识

4.大力宣传报道优秀科技成果、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重大科技成就。利用各类主流媒体、新媒体,宣传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贡献突出的科技界生动实践、宝贵经验和优秀典型,把抗击疫情斗争作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塑造科技界形象生动教材,展示科技界服务决胜决战和抗疫斗争的优秀典型,巩固壮大科技界爱国奋斗的思想基础。(各成员单位)

5.推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开设和办好科普节目、专栏,围绕国家战略、区域发展、重大科技成就等开展科普宣传,强化宣传时、度、效。推动科学精神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卫健委、市农业农村局、市环保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应急管理局、哈尔滨电视台、哈报集团、市科协)

6.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卫生健康、疫情防控等领域,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利用全国接种日、世界艾滋病日、世界肝炎日、爱牙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无烟日、自然教育课堂、全国防灾减灾日等主题科普活动日的契机,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各成员单位)

7.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各级各类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组织市场监督、应急管理、交通、消防、燃气等部门深入企业、社区、乡村、学校开展安全教育宣讲活动。(市市场监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8.深入开展共建低碳城市系列活动。在家庭、社区、校园、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重点领域和人群中普及低碳知识、倡导低碳生活理念。(各成员单位)

9.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公众食品安全能力建设。开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各成员单位)

三、狠抓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实现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目标

(一)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

10.将科技教育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各学校设立培养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校本课程,配备科技辅导员,开展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指导,充分运用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营地、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资源,开展科技教育培训和科普活动等。(市教育局、团市委、市科协)

11.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普报告校园行、科普体验行、科技夏令营、校园数字科普行动等青少年科普活动。积极推进科技场馆、博物馆、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增强科普益智互动节目的吸引力,激发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团市委、市科协、市妇联、市科技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哈尔滨电视台、市气象局)

(二)实施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

12.大力开展各类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工程、技能人才培训、“企业科技特派员工程”、“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 职工技能大赛、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青年岗位能手评选等各种形式的科学素质教育和就业创业培训活动。坚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建立工业园区科协,积极开展“讲理想、比贡献”、“名师带高徒”和各种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科协)

13.组织开展“专家企业行”活动,针对企业技术需求邀请专家深入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攻关、前沿科技讲座、科技创新方法培训等科技服务活动。(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哈尔滨电视台、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14. 广泛开展疫情防控、防灾减灾、安全生产、信息技术等教育和培训。重点加强就业技能、节能降耗、安全知识、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禁毒以及疾病防治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利用“哈尔滨讲坛”、“哈尔滨市民族宗教工作讲坛”开展科学素质相关知识和民族政策宣传。(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应急管理局、市卫健委、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民族宗教局)

(三)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15.继续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组织各类科技专家深入农村开展科技咨询、技能培训、技术推广、疫病防治、卫生保健等知识普及,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加强农村科普信息化建设,推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面向农民开展科学素质教育、科技培训、技术推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活动,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生产、科学生活的综合素质。(市农业农村局、市畜牧兽医局、市林业草原局、市财政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16.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发挥科普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科技要素向农村聚集,提高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能力。(市财政局、市科协)

17.结合新型农村建设需求,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普日、科技周、科普之冬等各类科普活动,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乡村大力普及绿色发展、安全健康、防灾减灾等科技知识和观念,传播科学理念,坚决破除封建迷信和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帮助农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市畜牧兽医局、市林业草原局、市科技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卫健委、市民族宗教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四)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18.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学习的中心内容,把科学素质教育和科学决策能力纳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学计划。引导和帮助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强化科学思维、提升治理能力,提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科学决策能力。加强干部心理健康培训,做好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人社局、市直机关工委、市社科院、市科协)

19.在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工作及公务员考录中,体现科学素质方面的要求,将提高科学素质、促进科学发展的内容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强化课程教材建设,加强科普方面新知识新技能应用。指导各部门学好用好干部科学素质读本等教材,组织开发科技知识、科学素质方面的培训课程。(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人社局、市直机关工委、市社科院、市科协)

20.抓好领导干部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办好专家科技讲座、科普报告等科普活动。充分发挥各类学习载体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中的阵地作用,利用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教育培训手段,扩大科普信息覆盖面。(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人社局、市直机关工委、市社科院、市发改委、市科协)

(五)实施社区科普益民工程

21.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安全、健康、环保进社区等活动,面向城镇新居民开展适应城市生活的科普活动,帮助新居民融入城市生产生活。组织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开展健康科普大讲堂、全民健康科技行动、科教进社区、节能减排社区行动、心理健康服务工程、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等多种形式的社区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升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质。(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民族宗教局、市科协)

22.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普活动站、科普学校、科普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建设力度。创新社区科普联播屏载体内容,增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助力抗疫工作顺利进行。进一步加强社区科普组织和人员建设,推动社区科协、社区科普志愿者协会建设,提高科普志愿服务水平。(市民政局、财政局、市科协)

四、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使科学普及成果惠及大众

23.发挥“新华科普联播屏”品牌统领作用,推动科普中国哈尔滨e站建设,搭建网络科普互动空间,开展科普精准推送服务,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运行保障。深入探索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科普公共服务新模式,实现科普的倍增效应。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定向、精准地将科普信息送达目标人群。推动科普信息在社区、学校、农村等的落地应用。(各成员单位)

24.探索科普工作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及环境保护、节约资源、防灾减灾、安全健康、应急避险、科学测量等相关科普内容纳入科技教育培训教材和教学计划。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类培训中科技教育的教材建设。(各成员单位)

25.深化科技教育培训基础设施。继续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站建设,有效利用我市科研院所、科技场馆、影城基地、职业学校、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社区学校等公共机构积极参与科技教育和培训工作。(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社科院)

26.进一步推进驻区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社团、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相关单位开放科普资源,积极参与社区科普活动。大力支持相关院校、科研单位、企业研究开发科普产品,提升科普宣传设备整体水平。(各成员单位)

27.充分利用好哈尔滨市自然博物馆、科学宫、少年宫、儿少中心等专业行业类科技馆科普资源集散与服务平台作用。加强现有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大力推动虚拟现实等技术在科技馆展教中的应用。(各成员单位)

五、完成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

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是首次对全国420余个地市级单位全覆盖的抽样调查,为国家有关“十三五”规划的公民科学素质指标评估提供量化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调查时间为第四季度,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调查结果排序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发布。请做好相应配合工作。(各成员单位)



标签

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道里区买卖街123号      电话:(0451) 84689968  84634768      传真:(0451) 84618172

黑公网安备23010202010291号

【后台管理】 技术支持:

色翁荡息又大又硬又粗又爽 伦伦影院午夜理论片 亚洲熟伦熟女新五十路熟妇 人妻饥渴偷公乱中文字幕 【日韩+欧美+高潮】【亚洲+欧洲+日本+国产】【少妇高潮灌满白浆毛片免费看】【国产成人无码网站m3u8】【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少妇高潮A片无套内谢麻豆传】【国产又色又爽又高潮免费】【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线】【国产精品理论片】【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久久挡不住】【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老狼】【亚洲熟伦熟女新五十路熟妇】【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国産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一交一乱一A片天美传媒】【A片试看50分钟做受视频】【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红杏1】【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红樱桃】【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国产精品激情】【性做爰A片免费视频A片直播】【法国《熟妇的荡欲》】【交换娇妻呻吟HD中文字幕】【强壮的公次次弄得我高潮A片宋】【疯狂做受XXXX高潮A片】【疯狂做受XXXX高潮A片】【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新线路】【四川丰满妇女毛片四川话】【狠狠色综合7777久夜色撩人】【国产人妻人伦精品无码.麻豆】